羊肚菌种植目前是食用菌栽培中备受关注的领域,投入资金较大,但潜在收益丰厚。对于许多新手而言,由于管理不当可能导致产量低、亏损甚至无法收成。那么,如何能够轻松地成功种植羊肚菌呢?推荐使用益富源菌菇生态宝!
益富源菌菇生态宝是专为菌菇种植而设计的微生物营养液,自推出以来备受菌菇种植基地的青睐,并被广泛应用于羊肚菌、香菇、平菇、草菇、双孢菇、鸡腿菇、竹荪、木耳等菌菇的种植中,帮助无数种植户取得成功并创造了财富。
益富源菌菇生态宝对羊肚菌的好处包括:
- 分解大分子营养物质:将培养料中的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易被吸收利用的糖、氨基酸等有机物,并优化基料的团粒结构,提高透气性和保水性。
- 固定空气中的氮:增加培养料的营养供菌丝和子实体吸收利用,同时转化无效态的磷、钾为有效态。
- 富含多种营养元素:提前释放菇类所需的酶、生长素以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,促进菌丝扭结和子实体生长。
- 拌料灭菌抗菌: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,提高培养料利用率,增加发菌率,起到防病作用。
- 增加产量:缩短发酵时间,提高发酵质量,增加养分,促进菌丝生长,改善口感,提前出菇,延长保鲜期。
用户反馈表明,在使用益富源菌菇生态宝后,效果显著。菌霜覆盖地面,菌丝生长良好,原基成活率高,增产幅度可达20%以上。相较于每亩地30元的成本投入,收益可观。
羊肚菌的坐存环境
羊肚菌属低温高湿型真菌, 除需要较低气温外, 还要较大温差, 刺激菌丝生长。 菌丝生长温度8℃-15℃, 土壤湿度40%-50%, 空气相对湿度为70%-80%, 羊肚菌子实体生长温度8℃-15℃。 日照: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菌丝及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(遮阳率需达到80%-90%) , 切忌强烈的直射光。 土壤:中性或弱碱性土壤 (PH值为6.5-7.5) 有利于羊肚菌生长。 黑土、黄土、沙质混合土中均能生长。 在极暗处或过厚的落叶层中, 羊肚菌很少生长, 足够的氧气对羊肚菌的生长发育极其重要、必不可少。 土壤施肥,提前两个月羊粪发酵、树叶发酵。 于10月份将羊粪发酵物40%+树叶发酵物24%+菌渣30%+生石灰3%+磷酸二氢钾2%+白糖2%搅拌均匀经121℃高压灭菌后, 均匀旋耕入地, 喷水喷透,每亩冲施3-5公斤益富源菌菇生态宝,补充土壤有益微生物,预防土壤板结。 搭建大棚:用白色棚膜和90%遮阳网搭建, 网在下膜在上。 棚膜上下边同时留1米高的通风口, 即可保温保湿, 又可随时通风。
羊肚菌栽培料配方
羊肚菌栽培料配方为木屑75%、麸皮20%、磷肥1%、石膏1%、益富源菌菇生态宝1%、腐殖土3%,培养料的料水比为1:1.3,含水量宜为60%。一般可在11-12月栽培羊肚菌,提供微弱的散射光,忌强烈的直射光,土壤pH值为6.5-7.5,可选腐殖土。
一、羊肚菌栽培料配方
1、配方
(1)配方一
木屑75%、麸皮20%、磷肥1%、石膏1%、益富源菌菇生态宝1%、腐殖土3%。
(2)配方二
棉籽壳75%、麸皮20%、石膏1%、石灰1%、菌菇生态宝1%、腐殖土3%。
(3)配方三
粉碎的玉米芯40%、木屑20%、豆壳15%、麸皮20%、磷肥1%、石膏1%、糖1%、草木灰2%、菌菇生态宝1%。
(4)配方四
农作物秸秆粉74.5%、麸皮20%、磷肥1%、石膏1%、石灰0.5%、菌菇生态宝1%、腐殖土3%。
(5)注意事项
以上配方培养料的料水比为1:1.3,含水量宜为60%。
2、种植条件
(1)温湿度
菌丝生长温度为21-24℃,形成子实体以及发育温度为4.4-16℃,空气相对湿度为65-85%,因此一般可11-12月栽培羊肚菌。
(2)光照
一般微弱的散射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,不可使用强烈的直射光。
(3)土壤
①土壤pH值以6.5-7.5为宜,中性或微碱性利于羊肚菌生长。
②羊肚菌常生长在石灰岩或白垩土壤中,在腐殖土、黑或黄壤土、沙质混合土中均能生长。
二、羊肚菌出菇根部发黄是什么原因
1、发黄的原因
一般杂菌感染或水份太多,土壤通透性不强时,均会导致羊肚菌出菇根部发黄。
2、羊肚菌出菇管理
(1)一般从栽培至出菇,应保持床面覆土潮湿,经常用喷雾器向覆盖在表面的树叶上喷水,注意:掌握好喷水量,不可使多余的水分流到料内。
(2)每隔7天左右喷洒1次营养液,一般将益富源菌菇生态宝稀释500-100倍后,照常喷洒即可,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。
(3)当部分子实体出土后,应去掉部分树叶,喷洒少量的水,若盖膜,应掀起两头,保持空气新鲜,湿度提高至54-81%,一般几天后便可长出大量羊肚菌。
羊肚菌大田种植技术
羊肚菌在田里种植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,那么羊肚菌的大田种植技术是什么呢?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羊肚菌大田种植技术,一起来看看。 羊肚菌大田种植技术 一、播种 播种时间选择在10月下旬至11月,播种前用4-6针遮阳网搭棚。 1、场地消毒:先用杀虫剂将选好的场地杀虫,再用耕地机将地打碎,按厢面1米、行道0.5米开厢以备播种。 2、用种量:装500克的菌种袋,每亩用300袋。 3、播种:播种方式可采取撒播、穴播、条播等方式。 将种子挖出、捏碎,用大容器成装.将准备好的菌种均匀的撒在已准备好的厢内,再用大小粒径1-3公分的土均匀的覆盖在上面,覆土厚度不超过3cm。 二、管理 1、播种后的发菌管理 播种后,菌丝开始萌发,经常观察厢面覆盖物下的表土,检查土的湿度。 手捏有裂口为最佳,保持含水量在60%—65%左右,空气相对湿度80%—85%, 2、摆营养袋后管理 摆营养袋后的管理和播种后的管理一致。 3、出菇管理:此时观察厢面湿度如果表土已经变白,需要灌水保湿,或者使用“雾化”工具进行补充水分,补水过程中采取轻喷勤喷的方法使表土达到标准。 三、病虫的防治 由于人工种植羊肚菌是仿野生栽培,必须顺应它的自然生长条件。 林地通过严冬的霜冻、常日受紫外线照射、飞鸟、风雨带去了空气的流动等因素,造成了这里不是病虫的理想“住所”,而蕴成了羊肚菌栖身的好地方,所以尚未发现明显的病虫危害,但需以预防为主,要求播种邻地用澄清石灰水喷打一次(比例为10%),能起到杀虫消毒的作用。 如果发现虫害,每亩使用两袋“梅塔”撒在厢面上即可防治。 四、采收及修削整理 羊肚菌一般出菇在3月下旬至四月上旬,日平均气温12-16度,从小原基到成型需20天左右,采收时要详细观察羊肚菌的个体大小,适时采摘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,羊肚菌的个体大小不一,采收时需观察菌盖,幼菌的菌盖顶尖上面的棱形凹槽紧密而细小,随个体增长,棱形凹槽增大,顶端近圆形凹凸部分逐渐平坦、润滑光亮,色泽由深褐色或黑色转为黄褐色或肉色,菌把肥厚成米黄。 采收后,用剪刀将菌托的泥沙修剪干净,若菌盖和菌柄有创伤、变色部位,同时修剪整齐,修剪做到轻拿、轻剪、轻放,分级和消剪一次完成,以免再次分级造成创伤。 羊肚菌大田栽培技术要点 1 品种选择 选购人工栽培高产品种,或采摘野生健壮尖顶羊肚菌,经分离培养制得母种。 2 菌种制作 2.1 拌料装瓶 菌种培养料用麦粒作主料,辅以其他配料构成,料含水 65% ,主料、辅料拌合均匀,装入 600 mL 罐头瓶。 装料时注意松紧适中,装至瓶颈处即可,用聚丙烯薄膜套上橡筋封口、装筐。 2.2 灭菌 采用高压灭菌,菌种瓶装筐后,及时送人高压菌锅内灭菌,压力 1.5 kg/cm 2 ,灭菌 2.5 h 。 2.3 接种培养 灭菌的菌种瓶经冷却后,控制接种温度在 20 ℃以下,在接种箱、接种室、超净工作台等无菌条件下接种,接种后将菌种瓶摆放于清洁、干燥、暗光、通气的培养室中,控制培养温度 16 ~ 18 ℃,培养 18 ~ 20 d 菌丝即可长满,长成熟。 成都地区种植羊肚菌,原种制作在 9 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为宜,栽培种在 10 月中旬至 11 月上旬为宜。 羊肚菌属于低温型菌类,菌种培养温度要求在 18 ℃以下,温度偏高菌丝生长不良,并极易感染杂菌。 3 栽培季节安排 羊肚菌是一种低温型菌类,尖顶羊肚菌适宜在较低温度的秋季播种,在 5 ~ 20 ℃范围内均可播种。 4 栽培管理技术 4.1 开厢作畦 翻耕土地,深度 8 ~ 10 cm ,土块耕碎至不超过鸽蛋大小。 按厢面 85 cm ,厢沟 40 cm 放线,再在厢面中开 2 条宽 35 cm 、深 8 cm 、长度不限的播种沟,然后在播种沟中回填 2 cm 深的碎土。 4.2 铺料播种 大田无基料栽培模式不用培养基料,直接播菌种。 用消毒水将接种钩、菌种瓶消毒后,用钩将羊肚菌菌种从罐头瓶中掏出捣碎,再用 0.15% 微肥液拌菌种。 按微肥液 3 kg/100 瓶菌种用量,将羊肚菌种拌至湿漉漉,但不滴水为宜。 按 500 瓶 /667 m2 用种量将拌湿的菌种均匀撒播于开好的播种沟中,随即覆土,土粒大小如黄豆,不超过鸽蛋大,厚度 3 ~ 4 cm ,同时作好厢沟,沟深 3 ~ 4 cm 。 4.3 覆土 撒上种子后,立即用畦上的泥土覆盖住羊肚菌种,要求覆土土粒大小如黄豆,不超过鸽子蛋大,覆土厚度 3 ~ 4 cm 。 4.4 喷水保湿 覆土 48 ~ 72 h 内,用潜水泵抽取清洁无污染水源, 24 h 内在厢面上喷雾水 3 ~ 4 次,至覆土层湿透,促进菌丝萌发生长。 但不能喷大水,避免覆土层板结,菌丝缺氧不生长。 4.5 菇棚搭建 喷透水 3 ~ 5 d 后,待泥土不粘鞋后,开始搭建菇棚,菇棚高 1.9 m 、宽 5.9 m ,长度不限,每个棚覆盖 5 厢,每 667 m2 用 200 根长 5.5 m 的白夹竹搭建,棚架立柱白夹竹间距 1.2 m/ 根,插入土中 25 cm ,绑好立柱后,再在棚架中间和两肋各绑一排固定棚架的竹竿。 要求菇棚足够牢固,能够经受住大风大雨,然后在棚架上面铺 1 层遮阳网 ( 遮光率 90%) ,要求将遮阳网拉平,遮阳网高度至少离地 1.6 m ,即要保证羊肚菌“七阴三阳”的光照需求,又要利于保湿和人工操作方便。 4.6 发菌管理 菇棚建好后,注意保持棚内湿度,保持土面不发白为宜,湿度保持在 55% ~ 60% ,不宜太湿太干。 发菌期间随时监测草害,在播种后 3 ~ 4 周,待杂草出齐后,将杂草清除干净,要在羊肚菌原基分化前半个月保持棚内无杂草,如果在羊肚菌原基分化后再除草将会损伤幼菌。 大田栽培生产羊肚菌,如果杂草在出菌期间严重发生,杂草将与羊肚菌争光照,增加田间湿度,造成羊肚菌菌丝长势不良,菌体腐烂,畸形菇多,严重影响羊肚菌产量和商品价值。 4.7 补充营养物 在羊肚菌菌种播种后 28 d 左右,菌丝长透土层,土面形成大量白色霜状物时,表明羊肚菌菌丝生长成熟,充分产生了分生孢子,此时就进入羊肚菌生殖转化阶段,这时在土面上补充有机营养物,促使羊肚菌菌丝由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转化,充分补充营养物后,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,羊肚菌子实体原基就开始分化。 4.8 出菇期管理 立春后最高气温上升到 10 ℃时开始管理,在此温度期间将厢面 65% 湿度逐步提高,在 3 ~ 5 d 内将厢面湿度调到 80% 左右。 在最高气温升至 12 ℃时,捡去补充在厢面上的有机物营养物残渣,将棚内厢面湿度调到 85% ~ 90% ,这时土面白色分生孢子凝结,转化形成羊肚菌原基,在土面和土缝中出现灰白色针尖状卵圆形原基。 在适应温度条件下,原基进一步分化形成顶部黑色,下部灰白色的针状子实体。 此时注意保持好厢面湿度 85% ~ 90% ,在 10 ℃以上温度条件下,一般 7 ~ 12 d 长成熟。 5 采收加工 当尖顶羊肚菌由黑色变为浅黄褐色、网眼充分张开、菌帽未变干变硬、菌柄黄白色未变成灰白色前,用锋利的小刀从菌柄基部紧贴近厢面处割去,割菇动作轻巧麻利,避免厢面土层松土,影响其他小菇生长。 采回的鲜菇及时削土或剪掉泥土,装箱冷藏保鲜。 可鲜销或加工做成冰冻货,或用烘干设施烘干销售。 6 虫害防治 羊肚菌出菇期间,容易遭受蛞蝓舔食为害,可在羊肚菌原基分化前,厢面湿度调节至 80% 后,用菜籽饼粉 4 ~ 5 kg/667 m2 ,均匀撒施于羊肚菌田中,可以有效防治蛞蝓为害。